以温情与共鸣,致敬浩荡无边的中国|纪录片《中国》创作笔记

本文已影响1.43W人 

编者按:刚刚收官的纪录片《中国》用十二集“重现”影像回望了历史长河中关键与日常的瞬间,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差异化的视觉表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无不在向观众传递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从创作到播出,这部作品背后也凝聚着主创团队诸多巧思和感悟。制作过程中,思源何处?该纪录片总撰稿邓建永写下这篇创作笔记。

作者: 邓建永 纪录片《中国》总撰稿

终于,纪录片《中国》第一季有了一个段落感的休止符。

1

早在2014年,10集纪录片《河西走廊》做完的时候,我曾经感慨了一句:一部《河西走廊》,就是半部中国史啊。

以温情与共鸣,致敬浩荡无边的中国|纪录片《中国》创作笔记

这不奇怪,因为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关乎国家经略。

接着,2015年《河西走廊》播出之际,我和北京伯璟团队合作,又做了《重生》,将1921到1949这28年间中国共产党历史重温了一遍。

这期间,2015年4月29日午后,伯璟的李东珅给我电话说,我们做《中国》吧?

以温情与共鸣,致敬浩荡无边的中国|纪录片《中国》创作笔记 第2张

我有点吃惊,说你是不是疯了?是不是做完中国之后就要做世界?

电话那头他笑了。

从最初的素材搜集,讨论,构思,到真正动笔开始写《中国》,这期间间隔了整整5个月。

这个题目太大,既让人兴奋,更让人迷惘。

我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调子和好的表达方式。

好在李东珅和北京伯璟的团队在努力推进,并且确定了《中国》第一季的主线。北大电影史研究生毕业的孔丽丽已经努力写出了第一集历史素材初稿。

但我还是迟疑着,不敢轻易动手。

我承认,写《中国》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以温情与共鸣,致敬浩荡无边的中国|纪录片《中国》创作笔记 第3张

直到9月下旬,我因为栏目的一个选题前往拉萨出差,就在这座高原圣城的某个夜晚,我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幅画面。

那是一种强烈的冲动。

于是,我打开电脑,写下了《中国》第一集的开始部分——

不知不觉中,洛阳城外的天色渐渐黯淡下去。但他们谈兴正浓,意犹未尽。主人名叫李耳,客人名叫孔丘。李耳,就是被后人尊称为“老子”的人;而孔丘,正是被历朝历代尊为圣贤的“孔子”。这一年:老子,54岁。孔子,34岁。他们都认为此时身处的时代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局,但对于如何结束这种混乱无序的景象却产生了尖锐的冲突。最终,他们谁也没有说服谁。……

此后,在漫长的5年时间里,《中国》的前12集每一集都经历过多次大改,但,唯独这个开头的调性从来没有被颠覆过。

直到今天,我依然庆幸在世界上最高的地方忽然找到了一种叙述的姿态。

2

其实,我的历史知识储备并不是很多,更多的历史观养成,来自我在央视纪录片栏目《探索·发现》的从业时期。

同时,我也特别感激在2013年开始的《河西走廊》创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得到了以沙武田博士为代表的众多史学家们的帮助,对于中国史有了较为清晰的脉络感。

但,毕竟选题过于庞大和与众不同,因为每个普通人心中都有着自己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浩荡历史的理解与感受。

以温情与共鸣,致敬浩荡无边的中国|纪录片《中国》创作笔记 第4张

要做《中国》,我们必须确立属于自己的独特路径。

在我们踌躇满志开始《中国》前期准备的时候,李东珅选择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史纲》。

他最初的那段话瞬间就打动了我——

“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我喜欢这句话,正是这个“温情与敬意”深深打动了我。

我希望能对于过往历史中伟大的先贤充满敬意,设身处地写出他们的性格与飞扬的灵魂。

几经变动,我们最后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进程中确定了关于人物与事件的选择规则:中国思想与文化的诞生与影响力;国家制度框架的定型和对后世的影响力;各民族的融合对于后世的影响力。

以温情与共鸣,致敬浩荡无边的中国|纪录片《中国》创作笔记 第5张

有了这样的尺度,就有了顺其自然的裁度与筛选的考量。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切割历史呢?

争论与疑惑总是不可避免的,但最终我们做了这样的划分——

第一集《春秋》更替,天地万物与人生思考爆发了宏大的轴心时代。第二集《众声》喧哗,百家争鸣磨砺了各种思想的睿智光芒。第三集《洪流》滚滚,法家的利器脱颖而出助推了一个强悍铁血的新国家。第四集《一统》江山,郡县制开创了治理超大型国家的一种制度安排的先河。第五集《天下》秩序,独尊儒术让社会的运行平稳有度秩序井然。第六集《视野》辽阔,开疆拓土成就了贸易通道上的文明交流。第七集《南渡》衣冠,只为了山不转水转的汉家中原延续传承。第八集《融合》血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华夏进步的基因。第九集《佛变》当道,独辟蹊径,探索治国管理的新理念。第十集《关陇》雄风,席卷广袤北方大地,淬炼坚韧钢铁意志。第十一集《基业》重铸,呼唤华夏文明的荣光昔日重来。第十二集《盛世》华章,旨在让万千百姓过上从容富庶的好日子。

线索与脉络的路径清晰了,从纷纭的人事中选择故事细节、谋篇布局就顺理成章。

我们的标准只有一个——对标今天的现实,捕捉历史之河中那些意味深长的瞬间。

3

写作本身,永远都是枯燥乏味的,疲惫不堪的,日复一日地,繁杂的,寂寞的,孤立无援的,彼岸遥远的,仿佛永远也游不到尽头的,自我怀疑的,自己说服自己的……

总之,你要有足够的忍耐力,要能坚持,保持平稳的心态,尽可能抓住每一次灵光乍现的瞬间。

如果运气好,这一集写的就会很顺利。

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艰涩的,甚至经常想放弃。

面对高山仰止般的伟大人物,我总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能真的沉浸在当时的历史氛围中,就能找到通往人物内心世界的钥匙,自然就会有强烈的代入感。

所以,我会尽力试着揣摩与接近我所要描写的古人,找到我们之间相似的感觉。

比如孔子,去掉他后来被罩上的层层光环,他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只是他性格中有更多的倔强与坚持,有点像个杠头,认死理;但他同样也会有退缩的时候,也懂得变通,到了晚年,他和我们今天的老人也差不多是一样的,他也寂寞,也伤感,他的亲人都去世了,他极力“兜售”的思想四处碰壁,岁月风尘中,他渴望学生们来看他,等等。

如果写好了,自然就会赢得当下大众的共情与共鸣。

我常常想,怎样的文字才会打动别人?

我总结的经验就是,除了阅历的丰富,文字的敏感之外,最重要的是态度的诚恳。

在写作中始终秉持着平实、朴素的叙述样态,不装,不矫情,不做作,真诚一点,感性一点,少用形容词,少用层次复杂的长句子,简洁明快,最好让自己眼前能呈现出画面感,审慎而克制地蕴藏一些淡淡而美好的诗意。

这样的文字会有张力,会打动并感染别人。

4

中华民族是具有史学精神的民族,每当遇到历史大变局,我们总会自觉不自觉看曾经的历史,希望能获得启示并找到未来的方向。

创作《中国》让我了悟,其实,中国的今天还在5000年历史的延长线上运行着。

以温情与共鸣,致敬浩荡无边的中国|纪录片《中国》创作笔记 第8张

中国人了不起,是因为我们知道来路。

2020年早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像是一次严厉的大考,无论如何,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我们的民族所迸发出的勇气最终抵御住了这场意外的袭击。

我们竭尽努力,希望呈现我们理解的《中国》。

我很喜欢《世界文明史》作者威尔·杜兰说过的这段话:

文明就像是一条筑有河岸的河流。
河流中流淌的鲜血是人们相互残杀、偷窃、争斗的结果,这些通常就是历史学家们所记录的内容。而他们没有注意的是,在河岸上,人们建立家园,相亲相爱,养育子女,歌唱,谱写诗歌,甚至创作雕塑。这个世界有种种的残酷,但支撑着人类走到今天的,还有信仰、希冀和不经意间流露的爱与温暖。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中国。

同样,我更喜欢孔子那个近乎执念的老头,喜欢他站在夕阳坠落的岸上,面对滚滚滔滔的河水,发出的那一声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两千年后,我们会同样重复这样的感叹。因为我们人类的祖先最开始都是在靠近大河的地方生活,他们对于水与河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并且看到了生命的诞生与死亡,也看到了延绵不绝与生生不息。

以温情与共鸣,致敬浩荡无边的中国|纪录片《中国》创作笔记 第9张

这就是我写《中国》所带来的感动。也是我“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的精神共鸣。

5

作为一部纪录片的总撰稿,我的使命在交到实际拍摄的编导摄像手上时就基本完成了。而最终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巨大团队诸多工种呕心沥血昼夜兼程的最终成果。他们展现出的勇气、信念、激情与智慧感人至深。

这部纪录片背后的故事足够写一部长篇纪实文学,希望有一天我会鼓起勇气来写,并以此感谢每一位与我命运交织的人。

至于我自己的叙事则可以追溯到1986年8月。

那是一个风轻云淡的午后,我乘坐甘肃区域地质调查队的北京吉普翻上祁连山脉的著名隘口——乌鞘岭。

我请司机停车,在公路边匆匆拍了一张照片。

以温情与共鸣,致敬浩荡无边的中国|纪录片《中国》创作笔记 第11张

纪录片《中国》总撰稿 邓建永

当时山顶上有雪,气温很低,很寒冷。这一年,我29岁,第一次翻越乌鞘岭,肩负创作甘肃地质工作者奋不顾身追索发现矿藏的报告文学《共和国不应忘记》。

2013年,我第二次翻越乌鞘岭时是为了《河西走廊》的前期采访。这一年,我56岁。

以温情与共鸣,致敬浩荡无边的中国|纪录片《中国》创作笔记 第12张

纪录片《中国》总撰稿 邓建永

2020年,当我再次翻越乌鞘岭的时候,北京伯璟团队正在令人紧张窒息、不舍昼夜地拼命鏖战《中国》后期。此时,我已经63岁了。

长河岁月,滚滚滔滔,我却溯流而上,追索到三千年前那些时光。想到这些,真是感慨万千。

我想我已经把这个感慨写进了《中国》第一集的结尾——

一个彬彬有礼的温暖时代结束了。于是,以后的人们按照孔子所编著的《春秋》卷本将这个时代命名为——春秋。“春秋”,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能够和它比拟的,就只有“岁月”了。在没有了孔子的岁月里,他所奔走呼号的理想模样渐行渐远,而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事越来越频密。春种秋收,寒暑易节,大地依旧在按照自己的节奏运行,而生活也在跌宕起伏的纷争中向前伸展。假如能够看得更远一点,人们就会知晓:在这片后来被叫作“太平洋”的广阔海洋西侧大陆腹地,新的生机与希望,正在酝酿。

其实,我想说的是,在《中国》这部纪录片里,每一个人和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岁月轮转的春秋,都浸润在我们灵魂深处,并且,延绵不绝,无边无际。

编辑 | 袁鑫笛 徐蕾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