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一族:三次从婚礼上逃走

本文已影响9.41K人 

恐婚一族:三次从婚礼上逃走
 
  当事人:许小姐 25岁 保险公司职员
  
  恋爱时间:3年
  
  采访许小姐的时候,记者得知,再过一个星期,这位25岁的姑娘就要和相识三年的恋人跨进婚姻的殿堂。然而在采访中,许小姐丝毫没有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相反,一种忐忑和惶恐时时写在她的脸上。
  
  “就要结婚了,可是我心中完全没有对做新娘的期盼,相反,脑子里却总是充斥着到底该不该结婚的犹豫,想到未来的婚姻生活,心中有说不出的害怕,总觉得自己仿佛不能承受婚姻带来的压力。”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像许小姐这样因为害怕结婚后生活压力过大,是年轻人迟迟不愿结婚的主要理由。这些年轻人往往和许小姐一样有着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婚姻压力与物质压力并无关系。作为独生女,许小姐在家中受到了父母加倍的呵护。从读书到穿衣吃饭,事无巨细都由父母为其设计。许小姐坦言,“我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家务事一概不会,一旦成家,怎么面对整个家庭的事务?”
  
  婚姻专家认为,年轻人所担心的婚姻带来的压力,实际上是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这正是许多都市青年逃避的问题所在。这在长期被父母照顾得过多的年轻人中尤为普遍。一直以来,他们不用担心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因此独立生活能力也较差。而长期的依赖生活,使他们不懂如何照顾别人,更不懂如何组织家庭。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年轻人并不愿意改变这一现状,不愿通过成立家庭变依赖为独立。因此,导致了对婚姻的恐惧心态。
  #p#副标题#e#

恐婚一族:三次从婚礼上逃走 第2张
 
  当事人:李小姐 29岁 总经理助理
  
  恋爱时间:3年
  
  “上个星期五,我刚从婚礼中逃跑。现在,我无颜去面对亲属和朋友,更不知道如何去见我的男朋友。”见到李小姐,记者很难以想象如此柔弱的女孩会作出这么胆大的事情。然而,这已不是她的“初犯”,而是第三次逃婚。第一次是婚姻登记处临阵退缩。第二次是在结婚仪式的前几天“出走”,到海南独自旅游“避难”。
  
  李小姐和现在的男友相恋已经两年,彼此的感觉都很好。
  
  半年前,男友提出结婚时,李小姐犹豫再三。虽然,逃婚的阴影已经随着时间消失,但是婚姻在她的感觉中,像包围在身边的一眼不可测的深井。但是想到男友的好,李小姐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和他步入婚姻殿堂。没想到,随着婚期的临近,她的心情也慢慢地落入谷底。结婚前夕,她更是寝食不安。
  
  “结婚那天早晨,看着镜中的人,眼睛红肿,脸色苍白,蓬头垢面。近一个月的恐慌时日已经让我自己也认不出自己来了。我仿佛已经能看到结婚十年后自己那黄脸婆的样子。一切都归于平平淡淡,晚上和丈夫静静地坐在客厅中,整天忙着柴米油盐,做家务。和其他人的交流话题也会流于孩子和丈夫。”
  
  对李小姐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她周围已婚的同事和朋友。另外,她的母亲也为她的逃婚而煽风点火,不停地在她耳边吹风:“结婚前一定要考虑清楚,不要像我那样冲动。”思来想去,李小姐宁愿守住现在,让自己的感情处在一个最佳状态。于是结婚当天,她一个人躲在酒吧喝酒。“望着天色渐渐暗去,感觉渐渐地轻松下来。一个月的紧张情绪顿时烟消云散。”
  
  专家指出,婚前紧张并不罕见,但像李小姐这样因为担心结婚后自己会变成“黄脸婆”,完全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事实上,结婚并不会使个人习惯带来大的改变。结婚前解决不了的事情,不要指望婚姻能解决。同样,结婚前已经养成的习惯,也不会因为婚姻而推翻。李小姐尽管已经29岁,但她对婚姻的领悟的确非常肤浅。专家同时指出,这样的观点,在都市白领中十分常见。
  #p#副标题#e#

恐婚一族:三次从婚礼上逃走 第3张
 
专家点评
  
心理年龄赶不上婚姻年龄
  
  现在的年轻人心理年龄很不成熟是造成对婚姻恐惧的关键性因素。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的所长潘允康认为,年轻人在接受高层次的教育的同时,整个“人生”也随着往后推移。
  
  当他们23岁从学校毕业后在接触社会很短的时间内又立即进入了婚龄阶段。由于接触社会时间不长,各方面都还未成熟。婚姻,看上去是两个人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程序。《新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双方应对老人、对子女、对财产纠纷等问题所负的责任。
  
  从单身到丈夫(妻子)或者说到父亲(母亲),步入婚姻殿堂后,男女都要进行角色的转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大卫奥尔森指出,惧怕结婚的现象在全世界都能找到。在美国也有许多人害怕结婚,害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婚姻的不快。
  
  二十年前,美国很少有人会在婚前作准备,而在最近的五年内,有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婚前培训,特别是第一次结婚的人。目前,美国各种各样的婚前培训,有70%的年轻人在结婚前将接受八到十个小时“热身”。培训中包括各种婚姻的技巧,如何解决冲突,如何预防一方控制另一方的自由等等。
  
  长期从事婚姻心理咨询工作的俞先生也感受到了周围朋友和年轻人的这种心态。他认为,婚姻前后有一个转变,甚至是反差是必然的。新郎新娘在结婚之前可以就这个问题,以及双方怎么处理彼此的关系,包括对方的朋友来家里或者说我出去玩,或者怎么处理咱们经济上的关系,有一个开诚布公,彼此坦诚的谈话,能够把这种东西作为一个家庭以后生活的方向确定下来。
  
  当然,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也是婚姻恐惧症的“催生剂”。一路上包办了孩子的所有衣食住行。至今,还有不少独生子女在心理上还没有“断奶”,面临婚姻大事会更加束手无策。由于得到父母太多的呵护,现代年轻人特别容易将自我放在一个特别的位置上,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特别明显。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