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症的由来及治疗

本文已影响2.93K人 

“恐艾症”由来与治疗

恐艾症的由来及治疗

“恐艾症”是指非艾滋病患者误以为自己患了艾滋病而产生的恐惧综合征,属于一种疑病症。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艾滋病后不久,“恐艾症”就曾在西方国家流行,之后逐渐平息。

研究者们认为,自疑感染者群体正是恐艾症在中国流行的新形式,其“新”在于网络对这一群体的影响。

曾经在广东医学院任职的高级心理咨询师告诉记者:出现这类疑病症症状,“患者”一般具有几方面的条件:一是器质性基础,即“患者”大脑与一般人存在一定的功能差异,有着多疑的性格;其次是“患者”对艾滋病的发病症状有较多的了解;然后是患者在身体和心理状态都不太好(比如压力太大)的条件下,刚好碰上了危险性行为。

“心理暗示对生理的作用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强烈得多。”,对于一些人来说,单纯的自我心理暗示足以导致其出现类似艾滋病发病时的生理症状,“尤其是一个人的皮肤,很容易受情绪左右,心理暗示完全可以导致其在短时间内出现溃疡症状。”

而同类“患者”一旦联系构成群体,则容易相互加强这种心理暗示,形成群体性癔症。

所谓群体性癔症,是指某种与精神相关的因素在许多人之间相互影响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或精神障碍,其特点便是人群之间的心理问题会因相互影响而增强。2005年6月发生于安徽泗县的甲肝疫苗案,事后调查证明其存在一定程度的群体性癔症现象(并不排除甲肝存在问题的可能),接种疫苗的学生相互受影响,从而表现出比“问题疫苗”所致更严重得多的症状。

研究表明,自疑感染者一直通过网络聊天室及论坛进行各种所谓“病毒变异”“未知病毒”的信息交流, 有的“自疑HIV感染者”去做各种检测,然后把检测经历及结果发到网络,很快就会有其他自疑感染者进行追随,去做相应的检测。

自疑感染者还在网络上发布“家属被感染”的信息,引起更大的恐慌,对心理脆弱的自疑感染者带来更大的冲击,导致他们开始怀疑家人也被感染,于是又纷纷在网络上发布自己家人均已发生“感染”的信息。这种类似洗脑式的信息传播,最终使自疑感染者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心病心医。胡连新介绍说,对于这类病人,心理医生采取的是根据不同病人的发病过程进行个性化干预治疗。“治疗得当的话,一两天就可以痊愈。”

但一旦心理医生与病人不匹配(这是心理干预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即使是很有名的心理医生,也可能不被某一病人接受,造成这种“不匹配”),则治疗就很难产生效果。

疑病症不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但危险在于,这类“病人”如果一直得不到有效干预,则可能会产生一些极端行为,比如残害自己身体或者报复社会。

2011年,在自疑感染者群体的强烈要求下,将血液样品送往国外做相关检测的申请得到批复。3月,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的网站发布消息称,刚刚接到美方实验室传来的消息,截至目前他们已完成三分之一样本的检测工作,尚未发现存在病毒感染。

另一方面,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则表示,“阴性艾滋病”在网上已经炒了好几年,根本没有什么新的未知病毒。“不能因为某个媒体报道了,这件事就似乎真有了。”他希望媒体报道不要以讹传讹。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